中國冶金報社
記者 楊凱 報道
記者 朱亞明 攝影

圖為熊小明接受《中國冶金報》記者專訪
“今年上半年,得益于實施精細化管理、加速新品種開發等措施,柳鋼的經營情況與鋼鐵行業大勢相同,都呈現向好的趨勢。”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六屆十一次理事(擴大)會召開期間,柳鋼股份總經理熊小明在接受《中國冶金報》記者專訪時表示:“隨著“反內卷”等有助于行業發展的措施逐步落實,鋼鐵行業、企業有望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。”
多措并舉,助力柳鋼逆勢增長
在鋼鐵行業深度調整期,上半年,柳鋼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:柳鋼股份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,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增加530%至641%。
“取得這樣的成績,主要得益于柳鋼實施精細化管理和加速?品種開發等措施。”據熊小明介紹,上半年柳鋼重點控制內部成本,降低原材料庫存,同時進一步控制產品庫存,強化對市場的把握。通過“產供銷運”協同,柳鋼股份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激增近6倍,展現了強大的成本控制能力。
品種開發是柳鋼的另一大亮點。“品種的開發以及創效方面比去年同期的表現好。”熊小明表示,上半年,柳鋼多個重點品種開發目標超額完成,第二季度品種開發進度相較于一季度的增長更為明顯。通過優化產線結構、提升高毛利品種占比,柳鋼有效對沖了傳統需求不足的壓力。
同時,柳鋼雙基地協同效應凸顯,防城港基地與柳州本部形成了產線、產品及市場區域上的互補,市場輻射范圍覆蓋華東、兩廣及西南等廣大地區。
此外,出口市場的拓展也為柳鋼增長提供了新動力。上半年,企業鋼材出口量顯著增加。通過開拓新興市場、優化產品結構,柳鋼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逐步提升。
“反內卷”、控產量 謹慎樂觀預判行業趨勢
“今年上半年行業利潤雖呈現好轉跡象,但基礎并不穩固。微薄的利潤,主要源于鋼材成品與原材料價格的不同幅波動,由此形成了短期的利潤空間,但其持續性存疑。而出口方面,由于國際形勢的復雜,增長態勢能否持續也難以確定。加上鋼價持續在低位下行,直接壓縮了行業的利潤空間,對行業的轉型升級形成了制約。對下半年鋼鐵行業的運行趨勢仍持謹慎樂觀的態度。”熊小明表示,這一判斷基于對政策紅利的期待。自去年9月底國家宏觀政策轉向后,包括目前的“反內卷”措施出臺,鋼鐵行業的有序競爭有望替代低價無序競爭。“當前,控產已形成行業共識,相關部門的“發令槍”一旦啟動,有望更有效地控制產量。”熊小明表示,在“反內卷”、控產等方面,希望國家可以出臺更為明確的政策,同時需要出臺相應的考核、激勵和處罰配套政策。熊小明強調,政策端的推動對鋼鐵行業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。7月中央財經委會議已強化'治理低價無序競爭”導向,這將為行業健康發展創造更好環境。
“控產已經成為行業共識。”熊小明表示,柳鋼將積極響應行業號召,通過自律控產,避免市場過度競爭,維護行業健康發展。針對當前鋼鐵行業的內卷現象,熊小明提出,行業層面,建議建立產量考核"紅綠燈"機制,加強鋼廠間訂單協商;企業層面,建議通過控產穩定噸鋼利潤,同時聚焦細分領域專用品種開發,避免同質化競爭。
積極轉型,應對行業挑戰
“盡管上半年取得了不錯成績,但我們對下半年可能遇到的困難已有預估,并做好了充分準備。”熊小明表示,科技創新是柳鋼應對挑戰的重要抓手,柳鋼正在推進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轉型,培育新質生產力。
熊小明強調技術變革的力量:“一個智能化企業,一個非智能化企業,未來將形成明顯分野。”在智能化轉型方面,柳鋼已取得實質性進展。廣西鋼鐵基地的智能煉鋼、自動取制樣、5G工廠、無人行車等技術已經成熟,力爭2026年實現雙基地全鏈條數據打通,構建采購-生產-銷售協同系統。
“未來3-5年,率先完成智能化改造的企業將獲得顯著競爭優勢,行業可能呈現"技術代差"主導的新格局。”熊小明強調,轉型成功還依賴于持續研發投入和產業鏈協同能力建設。
“通過引入先進技術、優化生產工藝,柳鋼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。終端客戶對企業產品的認可程度也在提升,這為企業進一步拓展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。”熊小明表示。
柳鋼的逆勢增長,是鋼鐵行業在深度調整期中積極轉型的一個縮影。熊小明表示,未來,隨著政策紅利的釋放和行業秩序的進一步規范,鋼鐵企業有望走出"增量不增效"的困境,實現高質量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