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武集團中南股份6號高爐的配包模式之前一直依賴固定配比或經驗操作,難以精準匹配實際出鐵量,加上爐底只有六鐵二線作為主線的限制,導致尾包裝鐵量小于20噸的現象頻發。為此,物流部聯合煉鐵廠開展難題攻關,以高效化為核心,為6號高爐降本增效提供全新解決方案。
合理利用資源,縮短作業時間
為了打破這種局限性,在不增加額外成本和不影響生產的條件下,物流部從8號高爐調配1臺牽引車至6號高爐六鐵三線,固定承擔2號鐵口的受鐵對位任務,提高六鐵三線的線路利用效率,可實現出鐵模式跨越式轉變,即1號鐵口轉2號鐵口出鐵時,爐下配包具備由原間隔30分鐘縮短到5分鐘,2號鐵口轉1號鐵口出鐵時,爐下配包具備由原30分鐘間隔縮短到15分鐘內的間隔出鐵;遇到高爐爐況不順時,堵口重出時可做到無間隔出鐵。
改變作業模式,優化尾包管理
牽引車投用后,物流部規定1號鐵口出鐵時以六鐵二線為主線,六鐵一線作為輔線開展受鐵運作;2號鐵口出鐵時以六鐵三線為主線,先出六鐵二線的鐵包,且始終預留1個空包作為輔線受鐵運作,這樣有利于實現尾包管理,確保鐵水包銜接緊密,減少等待時間,提升整體出鐵節奏。
減少鐵水溫降,節約生產成本
經過調配牽引車后,6號高爐運行效果明顯。一方面可縮短6號高爐出鐵間隔約10min/爐次,提高單位時間鐵水產量,增加日產量約30t/d,另一方面有助于減少鐵水溫降,提高鐵水入爐溫度,預計可提升6號高爐鐵水溫度1.5℃以上,節約成本約41.25萬元/年。(潘海岳)